碗蕨科蕨属植物
蕨(学名:Pteridium aquilinum (L.) Kuhn var. latiusculum (Desv.) Underw.ex Heller)是碗蕨科蕨属欧洲蕨的一个变种,植株高可达1米。根状茎长而横走,密被锈黄色柔毛,以后逐渐脱落。叶远生;柄长20-80厘米,基部粗3-6毫米,褐棕色或棕禾秆色,略有光泽,光滑,上面有浅纵沟1条。叶干后近革质或革质,暗绿色,上面无毛,下面在裂片主脉上多少被棕色或灰白色的疏毛或近无毛。叶轴及羽轴均光滑,小羽轴上面光滑,下面被疏毛,少有密毛,各回羽轴上面均有深纵沟1条,沟内无毛。
植物学史
1.1起源演化
传统的蕨类植物由两个不同的进化谱系,即石松类蕨类组成。根据化石记录,蕨类植物最早可追溯到4亿年前,是地球上起源最为古老的维管植物之一,同时也是维管植物中继被子植物之后的第二大类群。
1.2本草考证
《本草图经》收载蕨类药用植物12种, 其中11种附有药图, 共收载药图18幅。《本草图经》中的蕨类植物, 分别为卷柏、兖州卷柏、石韦、瓦韦、狗脊蕨、峨嵋狗脊、阔生复叶耳蕨、东方夹果蕨、贯众、槲蕨、中华槲蕨、骨碎补、知母、海金沙、江南星蕨、水龙骨、木贼、江南卷柏和披针骨牌蕨。
形态特征
植株高可达1米。根状茎长而横走,密被锈黄色柔毛,以后逐渐脱落。叶远生;柄长20-80厘米,基部粗3-6毫米,褐棕色或棕禾秆色,略有光泽,光滑,上面有浅纵沟1条;叶片阔三角形或长圆三角形,长30-60厘米,宽20-4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圆楔形,三回羽状;羽片4-6对,对生或近对生,斜展,基部一对最大(向上几对略变小),三角形,长15-25厘米,宽14-18厘米,柄长约3-5厘米,二回羽状;小羽片约10对,互生,斜展,披针形,长6-10厘米,宽1.5-2.5厘米,先端尾状渐尖(尾尖头的基部略呈楔形收缩),基部近平截,具短柄,一回羽状;裂片10-15对,平展,彼此接近,长圆形,长约14毫米,宽约5毫米,钝头或近圆头,基部不与小羽轴合生,分离,全缘;中部以上的羽片逐渐变为一回羽状,长圆披针形,基部较宽,对称,先端尾状,小羽片与下部羽片的裂片同形,部分小羽片的下部具1-3对浅裂片或边缘具波状圆齿。叶脉稠密,仅下面明显。
叶干后近革质或革质,暗绿色,上面无毛,下面在裂片主脉上多少被棕色或灰白色的疏毛或近无毛。叶轴及羽轴均光滑,小羽轴上面光滑,下面被疏毛,少有密毛,各回羽轴上面均有深纵沟1条,沟内无毛。染色体2n=104。
生长环境
蕨生长于海拔200-830米的山地阳坡及森林边缘阳光充足的地方。耐高温也耐低温,32℃仍能生长,-35℃下根茎能安全越冬。在地温12℃,气温15℃时候嫩茎叶片开始迅速生长。蕨菜的抗逆性很强,适应性很广,喜欢湿润、凉爽的气候条件,要求有机质丰富、土层深厚、排水良好、植被覆盖率高的中性或微酸性土壤。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各地,但主要产于长江流域及以北地区,亚热带地区也有分布;也广布于世界其他热带及温带地区。
繁殖方式
自然繁殖
蕨类是不开花、不结果、不产生种子的孢子植物, 要进行人工批量繁殖。
人工繁殖
根据蕨类植物的生殖特点, 在观赏园艺上, 一般采取营养繁殖、孢子播种、组织培养三种繁殖方式。不少观赏蕨类的孢子体具有营养繁殖的功能, 即根茎叶的特定部位可以直接发育出幼小孢子体或经人工营养繁殖形成幼小孢子体。蕨类植物的孢子体都能减数分裂产生孢子,孢子播种的基本要点有:采集足量、新鲜、成熟的孢子并合理存储, 选择合适的培养壤土或营养液, 科学的消毒、催萌及播种方法, 合适的光、温、水培养条件, 人工促进受精。
栽培技术
整地
秋季进行深松整地, 加深耕层、蓄水保墒。春季结合精细整地, 同时应浇足底水, 施足基肥, 每亩施腐熟优质农家肥2000kg, 然后做床。地上床、地下床、平床均可, 床面宽100~200cm, 高20cm, 长15~20m, 床间留50cm作业道。
合理密植
栽植根状茎, 选择抗病能力强的品种, 合理密植。按25cm行距开10cm宽、15cm深的定植沟, 并按5cm芽距调整摆放根段, 然后覆土10cm, 浇透水,水沉下去后再覆土5cm, 用耙子搂平。
水肥管理
栽植时应在栽植沟内灌透水, 以保证栽植成活率。雨季地内积水应及时排除, 以免形成涝害。一年生长期间的追肥方法是以长出新蕨菜苗后为起始点, 薄肥勤施每月一次。
田间管理
第1年管理中应注意抓苗,做到苗齐、苗壮,及时中耕除草,浇水追肥。栽植时应在栽植沟内灌透水,以保证栽植成活率。雨季地内积水应及时排除,以免形成涝害。同时注意干旱年份,蕨菜的根茎定植后,为防止干旱,要经常浇水保持土壤的湿润,提高成活率,在地面上适时覆盖树叶或稻草,避光保温,有条件的可使用地膜覆盖。这样做不仅保温保湿,还可防止杂草丛生。一年生长期间的追肥方法是以长出新蕨菜苗后为起始点,薄肥勤施每月一次。
第2年管理中应注意根系培养,使根系粗壮形成多芽,并根据蕨菜生长需求及时浇水追农家肥、中耕除草,薄肥勤施,可选用尿素和氯化钾随水追施,促进地下根茎的大量繁殖,可以少量采摘蕨菜或最好不摘。原则上第2年后,每年秋季要施入适量腐熟的鸡、猪、马粪等做盖头粪,随着松土,翻到土层中。这样不仅增加了土壤肥力,疏松了土壤,而且还可起到保温防寒及保湿作用。如果粪源不足,也可以覆盖落叶,也有一定作用。
第3年初及时中耕松土,一般为3厘米,并及时追肥浇水,要追施腐熟的有机肥,不要使用化肥和农药,促进生产纯绿色食品。第4年以后的管理同第3年相同。为防止草荒,每年可松土除草2-3次,尽量做到田间无杂草。在蕨菜生长期主要拔除生长较高的杂草,减轻对蕨菜生长的影响。每年秋冬季蕨菜枯萎后,要将植株折断平铺于地面和落叶一起保温保墒,注意剔除病害株。
病虫防治
病害:
锈病:锈病是蕨类植物最常见的病害,病原菌为锈菌属真菌, 症状是叶背产生褐色、暗褐色的夏孢子堆,散出黄褐色的夏孢子, 后期夏孢子堆变成冬孢子堆, 散发深褐色的冬孢子。防治方法是喷施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1∶50波尔多液等, 每隔10~15天喷1次, 连喷3~4次即可缓解症状。锈菌多为转主寄生,栽培地远离第一寄主 (如小檗) 是减轻或避免观赏蕨类锈病发生的有效途径。
褐斑病:病原菌为半知菌类,症状是在叶上呈现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病斑背面淡黑褐色, 后期可长灰色至深褐色霉状物,病叶稍皱缩, 叶表凹凸不平, 早期落叶。防治方法是摘除病叶,用1∶1∶100波尔多液、70%代森锰锌500倍液或75%百菌清600倍液等喷施。
炭疽病:病原菌为炭疽属真菌。症状是在叶片上出现水渍状圆形斑点,病斑扩大后变褐色, 形成紫黑色边缘, 有时出现同心轮纹。在潮湿的条件下,病斑中部产生粉红色黏稠物,严重时病斑连片, 直至腐烂枯死。防治上以喷药预防为主,可用50%多菌灵、75%百菌清或70%炭疽福美药液等喷施。
煤污病:病原菌为霉菌。症状是叶片散生有暗褐色或黑色霉点,严重时扩展成片, 形成黑色煤污状霉层覆盖在叶片上。防治方法是摘除病叶,并反复喷洒烟碱或用肥皂水清洗。
虫害:
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 蕨类植物的虫害主要有昆虫、蜗牛、鼠类等小动物,它们或狂食蕨叶致使叶片破烂不堪,有些昆虫还能释放刺激性物质,使得蕨叶局部严重扭曲。防治方法是撒施杀虫剂、灭蜗灵、蜗牛敌粉剂、石灰等。蚜虫寄生于蕨类植物幼嫩茎梢处使植物生长停滞,叶片变黄, 解决方法是及时用肥皂水清洗, 或喷施乐果、敌百虫等防治。平时一旦发现叶片上有介壳虫或虫卵出现, 应立即用洗洁精清洗, 然后再按使用说明喷洒乐果等农药。
采收
当蕨菜长出地面20厘米左右,新出顶叶尚未展开,像“拳头状”时应适时采收。过早采收产量低,过迟采收和高温干旱都会使茎秆纤维素老化,影响鲜蕨的品质。
主要价值
蕨菜叶芽、嫩茎营养丰富,富含人体需要的多种维生素,蕨菜每100克鲜品含蛋白质0.43克、脂肪0.39克、糖类3.6克、有机酸0.45克等。蕨菜的食用部分是未展开的幼嫩茎叶,常常利用鲜品和干制品炒菜做汤,蕨菜食用前经沸水烫后,再浸入凉水中除去异味,便可食用。经处理的蕨菜口感清香滑润,再拌以佐料,清凉爽口,是典型的绿色食品。蕨菜的根状茎含有35-40%淀粉,可提取蕨粉为滋补食品。蕨的根茎还可供药用,具有清热、滑肠、降气、化痰、治食嗝、气嗝、肠风热毒、舒筋活络等功效。
物种危害
危害特性
多年生杂草。发生与危害孢子繁殖。林缘或山地阳坡。生长于桑园、茶园、胶园、山林、草地,为常见杂草,发生量大,危害较重。
防治方法
农田杂草的防治方法主要有人工防治、化学防治、机械防治、替代控制和生态防治等方法。
人工防治
控制杂草种子入田人工防除首先是尽量勿使杂草种子或繁殖器官进入作物田,清除地边、路旁的杂草,严格杂草检疫制度,精选播种材料,特别注意国内没有或尚未广为传播的杂草必须严格禁止输入或严加控制,防止扩散,以减少田间杂草来源。用杂草沤制农家肥时,应将农家含有杂草种子的肥料经过用薄膜覆盖,高温堆沤2-4周,腐熟成有机肥料,杀死其发芽力后再用。
人工除草结合农事活动,如在杂草萌发后或生长时期直接进行人工拔除或铲除,或结合中耕施肥等农耕措施剔除杂草。
机械防治
结合农事活动,利用农机具或大天型农业机械进行各种耕翻、耙、中耕松土等措施进行播种前、出苗前及各生育期等到不同时期除草,直接杀死、刈割或铲除杂草。
主要特点是高效、省工,免去繁重的田间除草劳动。国内外已有300多种化学除草剂,并加工不同剂型的制剂,可用于几乎所有的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地的除草。
替代控制
利用覆盖、遮光等原理,用塑料薄膜覆盖或播种其它作物(或草种)等方法进行除草。
化学防除
主要特点是高效、省工,免去繁重的田间除草劳动。国内外已有300多种化学除草剂,并加工不同剂型的制剂,可用于几乎所有的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地的除草。
食物营养成分
参考资料
.植物智.
.中国自然标本馆.
最新修订时间:2025-01-02 17:46
目录
概述
植物学史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